⑴造血式扶贫。重点支持乡镇主导产业发展,引导龙头企业、专合社吸纳贫困户劳动力;出台鼓励务工补助政策,给予500—2000元/人的补助资金。目前已吸纳劳动力7000余人次,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1.43万人。 ⑵消费式扶贫。引导1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与782户贫困户直接建立购销合作关系,签订订购协议2000余份,帮助贫困户户均增加经营性收入800元以上。⑶保障式扶贫。开展村级治理和消除“视觉贫困”工作,设置环境卫生保洁、公共服务设施维护等公益性岗位;重点监测因大病、残疾等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对象,并及时纳入临时救助、兜底保障的范围。目前,已开发公益性岗位3757个,贫困人口低保兜底6478人。